2011年10月28日 星期五

前言 - 心臟智慧 調節情緒的核心

心臟智慧 調節情緒的核心

科學家在心臟中發現的智慧,與腦部所顯現的智慧有所不同。以IQ和EQ來比喻的話,心臟智慧比較像EQ而非IQ。

「心」可以獨立於大腦之外而自行運作,但同時仍接收著來自腦部和體內其他臟器的訊息,這個奇妙的現象,引發了許多探討心跳如何被調控的研究。

 加拿大東岸哈里法克斯市達豪斯大學(Dalhousie University in Halifax)的阿默博士(Dr. Andrew Armour)在《神經心臟學》(Neurocardiology)中提到,心臟裡已經發現至少存在有4萬個神經細胞,在密集研究後,阿默博士在1991 年提出了「心腦」的觀念。研究發現,心臟中的神經細胞數目,與腦中掌管情緒和其他基本行為反應之較低等中樞的細胞數目相當,也就是說,心臟似乎擁有自己的
頭腦。心臟裡的神經細胞不光只是接收來自頭腦的命令,還可以直接影響杏仁核、丘腦、皮層等腦內結構。在某些情況下,心臟還能傳令給頭腦。

菲爾斯研究中心(The Fels Research Institute)的博士夫妻檔一約翰和碧翠絲.萊西(Drs. John and
Beatrice Lacey)發現,心臟不但會忽略所接收到的訊號,還能夠反過來告訴腦部何種反應才是正確的。心臟對腦部功能的干預,最常出現在腦部處理情緒和行為的區
域。這樣看來,在面對環境變化或處理事件時,心臟似乎是調節情緒處理的核心,這樣的心臟確實很有智慧。

科學家在心臟中發現的智慧,與腦部所顯現的智慧有所不同。以IQ和EQ來比喻的話,心臟智慧比較像EQ而非IQ。心臟智慧引導了我們每個人的自我覺醒、我 們人與人的關係、我們與生活的關係、我們的行為、反應以及直覺。心臟智慧能影響身體其他機能,幫助體內其他系統回復常態,重新回到平衡,讓整體身心回到整合點,這 對想要擺脫疾病、恢復健康的人來說,是絕對必要的。

心臟電磁場

體內最強

換一個角度,我們同樣可以看到,心臟應該在情緒管理上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在胚胎發育的過程中,頭腦是由內而外逐漸成形的,胚胎先形成腦最基礎的腦幹部
分,然後杏仁核、海馬迴、再來是其他的情緒中心,負責思考功能的腦部是最後才形成的。

也就是說,頭腦中負責思考的部分,在成形時是以情緒部分的腦部為基礎 的。這種發展模式也正吻合兒童發展過程,小孩子在進入理性思考階段前,用的是更為情緒性、直覺性的思考模式。心臟影響腦部各個情緒中樞,構成了我們身為人
的情緒與行為基礎,並進而影響了腦部負責更高層思考功能的區域。

心臟在情緒管理所扮演的角色,還可以由另一個層面,也就是生物能量學的角度來剖析。每一種生物,包括人類,由任何「場」來看都是一種獨特的複合體,由電磁
場來看也是一樣。

沒有電磁場,也就沒有能夠推動導引生物活性的生命力。如果讓我們來猜的話,我們大概都會以為電磁場最強的地方應該在腦部,然而心臟數學研 究所的科學家證實,體內電磁場最強的地方正式位於心臟,強度是腦部的五千倍!  心臟所發出的電磁場不僅覆蓋了體內所有的細胞,甚至在距離身體3公尺 處,都還 能以高斯儀器測量的到。

心臟環狀磁場的強度,也說明了為什麼一旦達到諧振的境界,心臟就會成為體內的節拍器,主導著體內其他部位的振動。這個同步化(Entrainment)的 過程,使得體內其他部位進入與心合而為一的境界。換句話來說,心臟的磁場非常強大,超越身心各處的磁場,使得身體各處的磁場與之同步。

各種情緒的核心價值

這麼說來,究竟怎樣才是「心臟智慧」或說「與心合一」的狀態呢?

我們可以再次想想,關於心臟和頭腦的比較。頭腦的運作方式是線性的、推演式、邏輯化的方式,將各種相關資訊拼湊在一起,經由邏輯推演的過程,產生下一個思
緒。也就是說,每一個念頭都受到前一個念頭或經驗的制約,是由過去的經驗和思維直線性層層開展的。或者也可以這麼說,每個念頭都是過去習氣的反射,所有的 念頭也不過只是一切習氣轉變及依序活化的過程而已。雖然過去記憶對於引導出熟悉感以及對重複事件處理的順序非常重要,但在面對意想不到的新情境,需要新觀
念新突破時,卻常有力有未殆之處。

另外,心的資訊處理方式是非線性、直覺化、直接的,隨時能迎接新的想法與新的可能性。頭腦靠的是理解,心則是用直覺追求真理。也就是說,心能夠擷取的
資訊更為廣泛,以同步和全面的方式理解各種資訊之間的關係,而不是像頭腦一樣要一步一步來。

還有一點與頭腦不同,心更重視作為我們生命福祉基礎的各種核心價值(Core Value),例如安全、平衡、感恩、關懷、誠懇、愛、慈悲、不偏見、寬容、耐心、體諒以及內在平靜等,透過心的思考,我們會不斷地回到這基本的核心價
值,即使大腦不斷地干擾及扭曲。

換句話說,心臟智慧會引導尋回這些核心的價值。只要尋回這些核心價值,我們自然就能放鬆、頭腦清楚、心平氣和,心提供了我們每日所有事物依歸的基礎。

參考資料:
網路 轉載自奇摩知識+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